清 雍正 閗彩花卉紋菊瓣尊
<大清雍正年製>六字雙行雙圈楷書款


明 董其昌 (1556 - 1636)
江山積雪圖
水墨紙本 立軸


清 乾隆 粉彩开光透雕花卉内青花六棱套瓶
<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书金款


明 洪武 鐘馗賞花青花梅瓶
〈大明洪武年製〉六字揩书橫款


漢 青銅執戈骑士塑像


唐 吴道子寒山寫真圖 (中堂)


清 乾隆珐琅彩红地加金彩郎世寧画八駿图梅瓶


清 雍正珐琅彩八桃橄榄瓶


丁衍庸 (1902-1978)
西楚霸王


齊白石 (1863-1957)
荷鴨圖
紐約貞觀國際拍賣公司
Gianguan Auctions

主頁 | 關於貞觀 | 拍賣預告 | 新聞稿 | 林緝光藝術博物館 | 貞觀拍賣新加坡 | 聯絡我們 | 同步拍賣 | 競投/接受委託 | ENGLISH

中國農民畫《世界情·中國夢》聯合國大廈展覽
暨貞觀拍賣會

展覽地點: 聯合國大廈展覽廳 5月22日-23日
拍賣地點: 紐約貞觀拍賣公司 星期日5月25日下午2:30
(預展: 5月24日(星期六)11am - 6pm)

有關視頻

  

有關新聞報導

     
   

 
華裔收藏家數百藝術珍品贈新會


林緝光藝術博物館藏品預展,新會

林緝光藝術博物館位於江門新會城 北部的中心園林文化區,由區政府 出資興建,旅美華僑林緝光先生提 供藏品。2009年9月奠基,該博物館佔地 5500多平方米,是融文物、藝術展覽 、收藏、講學於一體的文化交流展 覽中心。將於2014年9月正式落成開館。


興建完成
博物館內(藏品預展)
世陽堂鎮堂國寶   世紀回歸告別紐約展

  

中國政府出資興建林緝光藝術博物館于廣東 省江門市新會現已落成,並定于四月廿八日 舉行開館典禮,世陽堂林緝光現將收藏國寶 展出。

林緝光藝術博物館

     

林緝光部分收藏品
hp1 hp2 hp3 hp4 hp5
hp6 hp7 hp8 hp9 hp10
hp11 hp12 hp13 hp14 hp15
hp16 hp17 hp18 hp19 hp20
hp21 hp22 hp23 hp24 hp25

中國著名書法藝術家 林緝光先生贈送給康奈爾大學 約翰遜藝術博物館

(紐約)中國著名書法藝術家 林緝光先生贈送給康奈爾大學 約翰遜藝術博物館一幅潑墨書 法作品,也是李白名詩《黃鶴 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更多]

康奈爾亞洲校友會照片:

林緝光畫集:
   



王林旭超象藝術畫展

   「王林旭超象藝術畫展」于4月5日至8日在紐約貞觀拍賣行舉行,這是王林旭首次在紐約舉行個展,他將在馬利蘭州Towson大學接受榮譽博士,順道在紐約展出他的近作,看到他以多種媒介創作非禮抽象的「超象」畫風,在4/5開幕酒會上,中國駐聯合國代表大使李保東及駐紐約中國副總領事徐南山等均有出席。


   王林旭是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民族畫院院長,國家一級美術師,被指為有突出成就的文化藝術家。「超象」是中國古代哲學藝術學院的重大命題,也是表達心靈世界和情緒。「超象」兼收了民族的文化營養,在創作意境上注重心靈與天地合一,是中國傳統水墨藝術及西方抽象藝術互補與交融過程中的一固創新型成果,而王林旭的畫風正蘊含這種特色,並兼具個人風格。


   王林旭表示,他對「超象」的藝術研究超過25年,最初學習體驗林風眠,劉國松等,然後摸索「水墨超象」,在日本東京大學體味不同材料使用功效,再在美國吸收如畢卡索、馬蒂斯等人的精髓,最後加上個人大自然及生命的體驗而建立了個人「超象」風格。至今,王林旭已有百多幅繪畫作品被國外美術館、博物館、圖書館、總統府及聯合國收藏或陳列。


   這次紐約展出了他三十多幅作品,都是較大作品,王林旭表示,他觀察了大自然,用了個人想像,加上運用不同原料包括傳統水墨、金銀、甚至建築材料,混入他的畫作之中,令人有視野遼闊之效。

心靈與天地合一 王林旭超象藝術畫展揭幕




亞洲藝術節2012

紐約貞觀國際拍賣公司在3月參加了亞洲藝術節



康奈爾大學Cornell Asian Alumni Association

康奈爾大學亞洲校友會和同學会,在週三,2010年8月18日舉辦了叙會。 60人冒著炎熱的天氣,參觀了紐约貞觀國際拍賣畫廊。他們參觀了畫廊陳列室,並從海外首屈一指的中國古代藝術品收藏家和鑒定專家,中國國家博物館鑒定總顧問、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林緝光先生演講他與收藏的不解之緣,並著重分享他在明清官窯瓷器收藏方面的心得體會。

(Matthew Palumbo 照片)



華美協進社演講:明清官窯瓷器之鑒賞


網址


林緝光先生

中國的陶瓷曆史可谓源遠流長。英語中的CHINA指的是中國,但同樣可以解釋爲瓷器。瓷器已成爲中國傳統文明的象征。而代表中國最高制瓷工藝水平的瓷器非明清官窯瓷器莫屬。過去,官窯瓷器是帝王的玩物;後來,擁有明清官窯瓷器成爲每一個醉心于中國傳統文化以及工藝技術的藏家的夢想。現如今,每當拍賣市場上出現經典的明清官窯瓷器,不僅會吸引國內外大典藏家的目光,各種國際性的大機構、大財團也會蜂擁而至,競相爭奪。

明清官窯瓷器到底有什麽樣的魅力?官窯瓷器和民窯瓷器到底經曆了什麽樣的曆史演變,如何區分?對于收藏愛好者來說,如何有效地識別和鑒賞明清官窯瓷器,在收藏過程中練就一副“火眼金睛”?明清官窯瓷器在各個具體的曆史階段到底經曆了什麽樣特殊的工藝創新,誕生了什麽樣的代表作品?

有鑒于此,華美人文學會將于3月6日(星期六)下午2點到4點特邀海外首屈一指的中國古代藝術品收藏家和鑒定專家,中國國家博物館鑒定總顧問、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林緝光先生演講他與收藏的不解之緣,並著重分享他在明清官窯瓷器收藏方面的心得體會。他此次的演講將涉及 ①官窯與民窯的分別, ②大明洪武的官窯瓷器,識別與鑒賞, ③永樂的官窯瓷器,甜白瓷與彩色瓷器的創新, ④宣德的官窯瓷器, ⑤成化的閗彩瓷器, ⑥嘉靖和萬暦的五彩、素三彩瓷器, ⑦大清康熙瓷器、粉彩與琺瑯彩的創新, ⑧雍正的官窯神韻,琺瑯彩、粉彩與閗彩, ⑨乾隆集造型、色彩之大成的官窯瓷器。歡迎各界人士參加。屆時林先生還將向聽眾展示明清各個時期具有代表性的官窯瓷器。這些都是林先生自己的珍藏。

如今集書畫家丶詩人丶收藏家於一身,堪稱“美國紐約文藝界領袖式風雲人物”的林緝光先生,于1939年出生於澳門氹仔。他自10歲始便致力于中國藝術品的收藏,迄今已近半個世紀之久。1948年,對予林先生的收藏生涯來說是相當關鍵的一年。這一年,他十分幸運地遇到了二十年代曾經與蔡元培和劉海粟在上海共同創立國立藝專的大教育家丶藝術大師和古代藝術品收藏鑒賞大家丁衍庸先生。在丁先生的幫助下,他學習書法丶繪畫丶古典文學以及古代藝術品鑒定技術,在十幾嵗時便已擁有了自己初具規模的“世陽堂”藝術品珍藏,其中的稀世瑰寶包括北宋大師黃庭堅所書的蘇轼詞作《念奴嬌•赤壁懷古》手卷丶清初大畫家石濤與八大山人的山水力作和一套商王武丁之玉玺及骨玺。這些最早爲“世陽堂”收藏的古代藝術品而後曾隨林緝光出國留學和在北美創業,成爲他傳奇人生的見證。令人感動的是,在加拿大求學階段,林先生甯可多打幾份工,也從未在拮據的困境中使任何藏品有絲毫的缺損。林氏所藏的十二方商玺後經古文字學家伍錫強先生專文考證系中國傳世最古老印玺,距今已有三千二百馀年曆史。

如今,林緝光建於紐約市蘇荷藝術區和與中央車站比鄰的“世陽堂”古代藝術珍藏與畫廊因其價值連城的各類國寶級藏品而被譽爲“海外小故宮”,其珍藏大可同北京和台北的故宮一比短長。各類“超級國寶”中有帝堯的玄圭,商王武丁的十枚骨制令玺,張旭和吳道子共同創作的書畫長卷,由唐太宗親自爲贊、閻立本所畫的《淩煙閣》二十四功臣像,宋徽宗的《禦鷹圖》大中堂,北宋黃庭堅的“大江東去”書法長卷,米芾的雲山,唐代武則天的石雕頭像,同北京故宮的藏品相配的宋朝紫檀蓮花寶座以及中國古代如柴、汝、官、哥、定等諸大名窯的精美珍瓷,不一而足。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曠世之作《過零丁洋詩》的原跡也為林先生收藏。1999年秋天,亞洲文化中心特地爲“世陽堂”舉辦了古代藝術品收藏五十周年紀念展。2001年,林先生與美國的收藏鑒賞家同道創立了香港國際貞觀拍賣公司,以配合中國的“國寶回歸工程”並在香港和紐約推出古代藝術品季節性拍賣活動。次年,國際中華藝術品收藏家協會在紐約應運而生,由林緝光擔任該會主席。

林緝光目前除了擔任美國海外中國文藝複興協會會長和國際中華藝術品收藏家協會主席職務以外,還是日本飯高亞洲藝術博物館鑒定顧問丶香港國際貞觀拍賣公司董事長丶全美中國作家協會總顧問丶中國上海美術家協會顧問和中國石濤藝術學會顧問。他在百忙之中,依然孜孜不倦地致力於東西方藝術的探索與創新。如果說西方文明由於有了梵高丶馬蒂斯丶畢加索和波洛克等現當代藝術奇才而更其輝煌的話,這位使中華民族引以爲榮的中西繪畫書法創派大師和中美文化交流的先行者則將以其跨越國界和超越時空的不朽貢獻載入人類文明的史冊。目前廣東江門市正在興建一座以林緝光先生命名的博物館,預期明年竣工。屆時林先生珍藏的諸多燦爛國寶將展現在億萬國人面前。

年前中央電視臺“國寶檔案”節目專程來紐約采訪林緝光先生,制成四集電視片在中央電視臺播放。此次講座上將播放此節目的片段。

丁衍庸大師逝世三十週年紀念畫展









冀朝鑄回憶錄揭示獨特人生
The Man on Mao's Right: From Harvard Yard to Tiananmen Square, My Life Inside China's Foreign Ministry

2009年2月1日出:





明,清宜興紫砂壼展覽






前大都會博物館東方部館長周方先生演講

   
 

"印度佛像傳入中國的演進"